---
平准监院内,十几个胥吏围着石案窃窃私语。徐延年将一袋铜钱倒在案上,铜钱碰撞声让众人安静下来。
&0t;诸位都是经年老吏,今日徐某请教。&0t;他取出三只陶碗,&0t;假设这是三处粮仓,甲仓存米百石,乙仓五十石,丙仓三十石&0t;
一个满脸油光的老吏嗤笑:&0t;徐大人,咱们都是粗人,不懂这些算学玩意儿。&0t;
徐延年不恼,反而微笑:&0t;那说点实在的。诸位可知为何长安米价总在春秋两季暴涨?&0t;
胥吏们面面相觑。徐延年将铜钱分成三堆:&0t;春耕时粮商放话说要闹旱灾,秋收前又传言要大水。其实——&0t;他突然将三堆铜钱混在一起,&0t;他们早就在低价时囤够了粮食!&0t;
年轻些的胥吏开始交头接耳。徐延年趁机摆开算盘:&0t;《九章算术·均输篇》记载,若要破解囤积,需分三步&0t;他的手指在算盘上飞舞,珠子噼啪作响,&0t;一看存量,二算流通,三定差价。&0t;
&0t;这不就是做买卖么?&0t;一个瘦高胥吏突然插话。
&0t;正是!&0t;徐延年眼前一亮,&0t;官府要做天下最大的买卖人,但不是为赚钱,是为平衡。&0t;他抓起一把铜钱任其从指缝流下,&0t;钱如流水,宜疏不宜堵。&0t;
院门突然被踹开。崔琰带着几个锦衣子弟闯了进来,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0t;徐大人好雅兴,在这教胥吏们做买卖?&0t;崔琰一脚踢翻陶碗,&0t;听说你查封了邙山粮仓,可知那是我崔家祭田所出?&0t;
徐延年镇定地捡起算盘:&0t;崔公子来得正好。&0t;他快拨动算珠,&0t;按《唐律·户婚律》,祭田所出不得五百石。而邙山仓现存米粮八千石,不知多出的七千五百石从何而来?&0t;
崔琰脸色大变。徐延年趁机向胥吏们高声道:&0t;诸位看好了!这就是《九章算术》中的&039;盈不足术&039;!&0t;他抓起账册,&0t;更妙的是,这些粮食的买进价&0t;
&0t;我们走!&0t;崔琰突然转身,差点撞上门框。胥吏中爆出压抑的笑声。
---
景安渠畔的茶棚里,老河工正用炭笔在桌上画着什么。徐延年悄然而至,将一包胡饼推到他面前。
&0t;老丈,那陶片密码可还有下文?&0t;
老人蘸着茶水画出几个古怪符号:&0t;这是前朝盐铁使的暗记。&039;三点一弧&039;代表私盐,&039;两横一竖&039;是漕帮黑船。&0t;他忽然压低声音,&0t;徐大人可知,为何崔家急着烧账房?&0t;
徐延年摇头。老人从怀中掏出一片烧焦的竹简:&0t;因为新到的漕船上,装的不只是米&0t;
远处传来马蹄声。杜衡骑马而至,额上还带着汗珠:&0t;徐兄!陛下急召!裴琰那老狐狸上了道《请罢平准疏》!&0t;
三人匆匆赶往皇城。路过西市时,徐延年注意到粮价牌已经变成&0t;斗米百二十文&0t;。一个妇人正指着牌子对孩童说:&0t;娘今日能多买半升米,给你熬粥喝。&0t;
---
紫宸殿内,裴琰的声音慷慨激昂:&0t;桑弘羊之祸,前车可鉴!今平准监横征暴敛,与商争利,非圣朝所宜有也!&0t;
沈知白似笑非笑地转着手中茶盏:&0t;裴卿博古通今。那依你之见,当如何平米价?&0t;
裴琰显然有备而来:&0t;当效法贞观故事,劝课农桑,轻徭薄赋&0t;
&0t;裴大人!&0t;徐延年突然打断,&0t;贞观年间斗米不过三四文钱,如今长安米价是多少?&0t;他不等回答,转向女帝,&0t;陛下,物价之变非止农事,更在流通。管子曰:&039;仓廪实而知礼节&039;,但若粮食都被豪强锁在仓中,百姓如何知礼节?&0t;
裴琰冷笑:&0t;徐大人张口管子闭口算术,可曾想过商贾也是陛下的子民?&0t;
&0t;问得好!&0t;徐延年突然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0t;这是今晨西市粮商联名上书,二十三家小粮行请求加入平准体系。&0t;他展开竹简,&0t;他们说&039;宁薄利而长销,不愿囤积而招祸&039;。&0t;
杜衡适时补充:&0t;臣核算过,若按小商户所请,官府只需调控三成大粮商,即可稳住七成米价。&0t;
沈知白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突然看向殿角:&0t;老丈,你怎么看?&0t;
老河工颤巍巍起身:&0t;小老儿只知,往年这时候,景安渠该有三十艘漕船靠岸。可今年&0t;他掏出炭笔在掌心画了几道,&0t;只有十艘官船,二十艘黑船不见踪影。&0t;
裴琰突然面色惨白。徐延年瞬间明白——那失踪的漕船,装的必定是崔家转移的粮食!
&0t;陛下!&0t;崔衍突然跪下,&0t;老臣愿捐邙山存粮充实官仓!&0t;
沈知白轻轻放下茶盏,盏中茶叶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案,恰似前朝盐铁密码中的&0t;彻查&0t;符号。
&0t;传旨,明日午时,朕要亲临景安渠,观看漕运。&0t;她目光扫过众人,&0t;徐卿、杜卿随驾。崔公、裴卿也一起来吧。&0t;
殿外突然雷声大作。徐延年望向阴云密布的天空,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那些消失的漕船、密码陶片、烧焦的账册,还有女帝意味深长的眼神,都在预示着一场比米价波动更大的动荡。
当众人退下时,老河工悄悄塞给徐延年一块陶片,上面刻着漕帮各码头的地形图。最引人注目的是洛口仓旁的一个小标记——三点一弧,正是私盐的密码符号。
雨点开始敲打殿外的铜钲,那声音竟与算盘珠响有几分相似。平准监的第一场大考,就要在这风雨交加中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