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没什么拘束,沈湛在荣王一旁侍膳,而宋婉给荣王斟酒布菜。
荣王抬眸看向儿子,气色好了不少,眉心舒展,好像并未因为凤阳的灾情而疲累。
而儿子身边的宋氏,眉目含春。
荣王不禁心中暗自感慨,年轻夫妻就是蜜里调油,让人好不羡慕,若是能尽快开枝散叶,那便更好了。
“儿子和儿媳恭祝父王岁岁有今朝。”沈湛道。
说罢,便遣人将贺礼抬上来。
绣着各色各样寿字的软帘被打起,随着贺礼后面跨进来的,是一道玄色的身影。
宋婉随着一旁的众人一起行礼肃拜,“雍王殿下安。”
她并没有抬头,低眉顺眼地在沈湛身边,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汗涔涔的,烦躁得很。
“珩舟来了,怎么才来?”荣王皱了皱眉道。
“儿子有事耽搁了,还请父王恕罪。”沈行的声音微哑,边说边命人也将贺礼抬上来,抬眸见众人跪了一地,“不必拘束,今日是家宴。”
他的目光扫过宋婉,只见她臻首低垂,露出修长白皙的脖颈,那绣着繁复纹路的衣领下,若隐若现是一抹刺眼得很红痕。
沈行只觉得煎熬没有最甚,只有更甚。
从今日清晨得知她回了王府,之后沈湛便封锁了琉光院,他不知哪根筋抽了,就十分迫切地想要见宋婉一面。
回想起看见的那一幕,他就心如刀割,浑身也一阵冷一阵热的,如同濒临窒息,陷入彻头彻尾的绝望中去。
心痛的麻木,怨怼和不甘就愈发明显。
沈行对着宋婉道:“嫂嫂气色不错,和兄长当真是伉俪情深,这一路不知多少人称赞嫂嫂不远千里去与兄长相会的壮举呢。”
宋婉抬起头来,莞尔一笑,“多亏小叔一路照料。”
这一来一回,十分自然。
荣王指了指一旁的座位,“珩舟坐吧。我听说北境战事又起?”
沈行道:“晋王叔发来八百里急报,胡人不知从哪听来圣躬违和,趁乱扰我边境,野心又起,烧了军中一处粮草库。晋王叔来信,是问儿子的意思,可还愿意回到北境去,若愿意,晋王叔便拟诏书呈上,望朝廷派兵,把他们彻底清剿。”
“父王不必忧心,早前在北境那些年,已将那些蛮夷都击得溃败,他们逃进了昆仑山,才保下些残部。现在只是强弩之末,弄不出多大波澜。”
这一字一句,他说得平常,在场的人却都心下戚戚,北境与多国交界,一直以来都是大昭的心腹大患,这些年来不仅有了太平日子,还如数将早年割让的土地收回,除了晋王多年驻守,与沈行在北境的耕耘脱不了干系。
如今,是想一击制敌,晋王才写信来希望沈行领兵支援北境。
是战或不战呢?皇帝的身体还能等到捷报归来么?
荣王不管那个,总觉得这些年虽然战火未平,却都是离云京极远的事,若是他一辈子不出封地,那便是一辈子都不会被战火殃及。
而沈行要走,不成亲,没孙子,那不行。
荣王幽幽道:“你走可以,走之前把婚成了。王妃选不出来就再等等,侧妃呢,我看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