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林羡玉正在挑选花灯。
&esp;&esp;他拿着一盏小兔灯问赫连洲:“你觉不觉得这两只小兔很像明月和羌笛!我好想它们呀,也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
&esp;&esp;赫连洲告诉他:“萧总管把它们照顾得白白胖胖,玉儿不必担心。”
&esp;&esp;林羡玉笑了笑,掏钱买了两盏小兔灯,还将其中一只放在赫连洲的手里。
&esp;&esp;“我是羌笛,你是明月。”林羡玉笑意盈盈地说。
&esp;&esp;赫连洲接过来,想起北境宫院里的两只白兔,疑惑道:“羌笛不是比明月凶猛些?”
&esp;&esp;“是啊,”林羡玉叉腰,理所当然道:“所以我是羌笛,你是明月。”
&esp;&esp;赫连洲弯起嘴角,“行吧。”
&esp;&esp;转头望向别处时却收敛了笑容。
&esp;&esp;他已经看到乌力罕发出来的响箭,但他没有声张,只借着和林羡玉说话,环顾四周,他的六名近卫似乎都被人刻意挡住了,无人保护,而河边的花灯下异动频频,隐有埋伏。
&esp;&esp;他不想让林羡玉害怕,也不想波及到街上来往的百姓,只伸手搂住林羡玉的腰,俯身说:“玉儿,我们去前面看一看。”
&esp;&esp;林羡玉还没有任何察觉,提着小兔灯,说:“在你没来的时候,兰先生看了半个月的舆图,为你迁都挑了个好去处,你猜猜是哪里?”
&esp;&esp;“我猜不到。”赫连洲浅笑道。
&esp;&esp;“渭都,龙泉州向南三百里,离京城、岭南,甚至离苍门关都不算太远,山环水抱,经济富庶,先朝曾在那里建过都城,道路通畅,政令四通八达,制内御外无不便利。”
&esp;&esp;林羡玉转头望向赫连洲:“你觉得如何?”
&esp;&esp;“很好。”
&esp;&esp;林羡玉抱住赫连洲的胳膊,软声说:“等京城的事结束后,我们就先回北境吧。”
&esp;&esp;“为什么?”
&esp;&esp;“北境是你的故乡,我不能总让你围着我转,我想陪着你,在北境再待上一两年,迁都的事我们之后可以慢慢商量。”
&esp;&esp;赫连洲低头望向他,目光如春水柔和。
&esp;&esp;“玉儿。”
&esp;&esp;林羡玉抬起头,“嗯?”
&esp;&esp;赫连洲笑着说:“玉儿有这份心就够了,可我只想围着玉儿转。”
&esp;&esp;林羡玉明明没吃糖酥,心里却甜的很,刚想扑进赫连洲的怀里,赫连洲却俯下身,贴在他的耳边说:“玉儿,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