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今上皇威日重,只要解决了忠顺亲王和南安郡王府两处,别人不会有那个胆子从今上手里抠钱花。
但除了朝堂上,民间也会面临问题。
制作纺织机和抽丝机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工艺水准,一旦开办工厂,两样机器流到民间是防不住的。
如果民间商人得到了两样机器,也开办了工厂,朝廷能阻止吗?
如果允许民间也用此获利,税收又该如何计算?
大周习俗,若要使用人力大多还是倾向于买卖人口而非雇佣,林棠是想让社会发展进步,并不想让“包身工”的悲剧穿越时空,重现在这片土地上。
她想看到“工人”,而不是“新式奴隶”。
而且林棠自认在销售上小有所成,但在这个时代,对外的贸易往来更多属于外交方面,而大周内部的商业模式也和现代完全不一样,只能说有共通之处。
知道有困难就去解决,不过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应下皇上让她先把图纸保管好,不许现于人前的话,林棠便请求皇上允许她让她府里的女官先拟出几个方案来,以备将来会用。
皇帝允了。
林棠又请求增加她府内女官人数,或提高她府内女官品级。
皇上笑问:“你想再添几个人,给她们升到什么品级?”
林棠只求增加一正六品长史之位,皇上想了想,又给她添了两员九品女史,看着她笑道:“多几个人,你想做什么也方便些。”
有一瞬间,林棠似乎明白了什么叫“千里马遇伯乐”,又是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
她当然不会为了皇权献身,不过被人赏识信任的感觉确实不错。
回到家里,林棠立刻召集所有女官到清安堂。
她升薛宝钗、王熙凤为正六品长史,升姚曦、甄英莲为正七品少史,另升曹雪、柏清秋两人为九品女史。还空置九品女史两员无人。
她又命薛宝钗将一应手续文件准备好,明日送往户部。
葛女史和常女史虽未得晋升,每人也多发半年的年例。
一时清宁侯府内又是一片称颂皇恩之声,并都感谢林棠之恩。
王熙凤笑道:“哎呦呦,这一年薛长史跟着侯爷在外辛苦,我是在家里没事儿享福的,竟也能有今日?”
林棠笑道:“我不在家,都是你带着她们操持一府上下,把大小事治办得整整齐齐,怎么不辛苦?快别自谦了。再说我升了官,难道替我出门交际的‘王太太’还只有七品?也不像样。你若心里过不去,今儿晚上你请,如何?”
王熙凤忙笑说:“这很应该!只是我少不得要借侯爷的地方儿。”
林棠笑道:“整个园子随你去用。”
王熙凤便命:“小红,往我屋里拿二百两银子来,交给厨上,说一会儿我送菜单去,照单子上只在荷风亭、绿漪亭上各摆三桌席,单请侯爷、县君和诸位女官、娘子、姑娘、管家嬷嬷们。再置办八桌寻常一等的席面,送与女医院那边儿去,再四十桌一等席面,送给禁卫老爷们,咱们府上的人再有三十桌,请几位管家带人坐。让厨上不要存心替我省钱,体面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