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笑着道,“既然小九等着,赶紧带着两人出去吧。”
永平帝疑惑的看着两名闺秀跟在顾念的身后,道,“小九媳妇倒是会调教人,不过服侍的丫鬟,竟然不必一般的大家闺秀差,怪不得有那样的人家是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
“就这样的两个丫头,人人都要争抢了。”
这一说,直如石破天惊,在场众人脸上的笑意都僵在脸上了。
那两名跟在顾念身后的姑娘露出一脸错愕来,瞬间面色变得煞白,头低低的吹着,恨不能地上有地洞,可以让她们钻进去。
泰宁长公主下意识的去看张太后,张太后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这可是她说要封为侧妃的人选,竟然被永平帝说成是丫鬟,虽然说都是服侍人,但侧妃是正三品,甩贴身丫鬟几条街啊。
虽然亲王妃身边的丫鬟也可以是有品级的女官,可如今并未有人这样做。
女官要过了二十五才能嫁人,可丫鬟不同,到了年龄,主人想要放出去,随时都能放出去。
四公主笑眯眯的走到永平帝身边,道,“父皇,这可不是丫鬟,这是荣恩伯府的姑娘。”
永平帝脸上还是带着笑,心头却叹息了一声,他笑着道,“原来如此,只是,她们是荣恩伯府的姑娘,为何跟着小九媳妇走?”
张太后抿着唇,她沉着脸缓缓道,“哀家将她们赐给小九做侧妃,帮着小九媳妇一起侍候小九。”
“这就是幕后的一片慈心了。”永平帝微笑道,“母后这样疼爱小九,连母后娘家的孩子竟然也舍得。”
“只是,小九当日曾经在肃王和长姐面前发过誓,此生不二色,所以,母后,还是算了吧。”
张太后没想到向来恭孝的皇上竟然驳了她的懿旨,这还是多年来第一次,可她话已经说出去,而且事情好像已经彻底定了下来一般,这会永平帝这样一说,就如同一巴掌扇在她的脸上,生疼生疼的。
张太后做惯了太后,尤其是这么些年,前英国公在朝廷势大,皇上在她老人家跟前也是恭敬孝顺的,极少会说不字。
从做上太后就是顺风顺水的,太后也就不太记得妥协这件事了,她道,
“男子三妻四妾那都是平常,什么不二色?难道晋王妃生不出孩子,也就算了?难道晋王要和当初老安远侯一样到时候去过继吗?”
张太后这话,仿佛是一个慈祥的长者,正对小辈的事情忧心忡忡。
顾念心头一堵,半年不到的时间,太后就说她生不出孩子来。还是,她知道什么风声?她也知道自己中毒的事情?
可张春子说了,过了这一年,以后她就是生一窝都可以的。
永平帝诧异道,“母后,你也太心急了,小九才成亲半年,你就说晋王妃不能生,这也太冤了。朕觉得荣恩伯府的姑娘,德容言功想必是教导的好的,去做一个亲王侧妃也太可惜了。”
太后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还有一点清白颜色,能做正室,谁愿意去做妾室?
可如今荣恩伯府的姑娘,哪家不是敬而远之,让她们嫁到小户人家做正是,还不如到高门做妾,反正也都是些庶女而已。
永平帝好似没看到张太后的脸色,看了眼在一边的泰宁长公主,“朕知道是小五不好,委屈了你,你要觉得膝下空虚,你看伯府哪个女孩顺眼,放在膝下抚养,朕封她做郡主。“
泰宁长公主闻言,眼眶一红,这是自英国公事发后,永平帝第一次这样和颜悦色的和她说话,按理,她应该谢恩的。
可她却不忿,她道,“旁人再好,哪里能比得上莹儿。皇兄,莹儿死的太惨了。”
她连女儿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就连女儿的那些陪嫁,据说因为五皇子听说张莹意外猝死,一怒之下,全部都陪葬了。
可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她又不敢说她曾经去找过张莹,让她去找五皇子求情。
张太后在一边道,“荣恩伯府的庶女,能做亲王侧妃,那是她们的造化,如今这样,不是皇上造成的吗?”
张太后声音落寞,满含痛苦。
永平帝沉下脸来,谋逆造反,那是诛九族的罪,要不是他不想节外生枝,这个时候,张家的人都已经转世投胎去了,留她们一命,那是开了天恩。
可没想到张家,竟然还敢如此作妖。
他咬紧后槽牙,吩咐道,“既然太后觉得荣恩伯府的姑娘做妾是天大的造化,那朕即刻拟旨,将伯府姑娘统统赐婚到各王府公府去为妾!”
永平帝沉着脸,半点不肯退让,看起来只要太后不把那两个姑娘收回,他就真的会将伯府的姑娘通通赐婚到各府去做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