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所写——
祁阳有丹修大能者,名昊德。
天赋卓绝,十五而结丹,二十而元婴,三十化神,时天下修士莫有能及者。然其龄过三百而不得飞升,侪辈嗣裔逐殁。犹不废道。
得诡道之士点悟,乃倾焚天炉,吞二十四城,炼十万人,燔逾百日。其人再引沧浪之水扑之,救万人。遂得飞升之格。
这书上除了“昊德”的事迹,还记载了仙道当中各种各样的飞升纪闻。
偶有提及时间,但这些年号都闻所未闻,想必是在道祖易太初之前的年代了。
道祖继道之后,天地为结界所困,灵气不济,仙道不昌。为免动摇人心,过去种种飞升纪闻,也都列为禁忌。这书便是禁书。
“这意思是说,这个叫‘昊德’的丹修,修为圆满,却无法飞升。救下一万人性命,便得‘飞升’?”
“正是如此。”
“怪不得……”李无疏联想到道门内屈指可数的渡劫之例,“当初泽兰君血战万魂煞,将之度化之后,便立刻招致飞升劫雷。这万魂煞是一万涓流镇民死后怨气所化。可惜他已然力竭,殒身劫雷当中。”
“漱玉真人也正是因为以身压阵,受寒剐之苦,庇一方百姓,才功德圆满,迎来飞升之劫。”
至于李无疏,更不必提。
道祖所设结界消失之后,山河崩碎,无数人身陷绝境。危急之下,他用“别沧海”抹平了一切碎裂之处。
旧天道下的太平人间就像《衍天遗册》中的画卷,“别沧海”是它天然的绘笔。
救世于危难,李无疏自然身具“飞升之格”,成为继道者。
李无疏皱起眉头:“可这人为了‘飞升之格’,酿成灭世灾祸,波及十万人之众,他只是救得一万人,也能算是功德?”
随后,他猛地抬起头。
“你说,司徒衍知道这个法子吗?!”
阮柒看了眼手里的书封,《修仙异闻录》——听上去就像杜撰出来的野史闲话。
“你是怕她剑走偏锋,以人命祭天?”
“司徒衍有半步飞升之能,她已得两件仙器,如今只要获得飞升之格,便能得偿所愿!”李无疏在逼仄暗室来回踱步,显得异常焦躁。
要想改逆因果,“衍天遗册”和“别沧海”缺一不可。她孤注一掷却没能得到“衍天遗册”,那便只有退而求其次,找寻其他登仙之径。
阮柒在他经过身边时,抬手拦住他焦躁的步伐:“你不要着急。司徒衍凭一人之力,想要掀起灭世灾祸,难如登天。”
“她不是一个人!她有梁国做后盾,有仙道七十二派为支撑,她做得出这种事!”
修长手掌握住他肩膀,将他揽进怀里。阮柒轻轻靠在他额头边,试图安抚他。
因一时心绪激荡,李无疏双眼隐隐感到刺痛,抬手想要捂住,怕被察觉,又改去拥住阮柒。
“该怎么办?”
“无疏,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