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一年半的时间,我的、十几章有多少伏笔,结局有多少呼应。
萧炀在几位亲人以假死相劝的情况下,由孟修贤带去了南柯。
进行入学测试,萧炀获得孟修贤开出的那一枪,那段对话我就印象很深刻。
其实孟修贤在这一卷很多台词我都印象极深,毕竟是我理想中的完美老师形象,现实中我做不到的,只能让孟修贤去帮我做到。
还有读者问我之前是不是和孟修贤一样的老师,呃……
我只能说,我比不上孟修贤一根腿毛。
比如那句“你还年轻,别那么早死”,我写这句台词的初衷不是为了营造什么cp感,而是真的想劝那些有轻生念头的读者……你还年轻,别那么早死。
再比如,萧炀和卿伊瑟暧昧的描写。
帮大家回忆一下。
…………
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一前一后的少男少女,左侧窗帘拉开,夕阳照进来披在课桌上和书本上,唯美且淡然。
窗外,微风在摩挲树叶,沙沙声像是在二人的心窝里挠痒。
萧炀用手肘撑住桌面,十指交叉垫着下巴,面带浅笑看着卿伊瑟,一双明目清澈透亮,不夹有任何一丝杂质和欲望。
卿伊瑟双手持书,颔首垂眸,嘴角微微弯起一丝弧度。
微风在起哄,树叶在鼓掌。
夕阳在偷看,书本在围观。
情窦初开的他,看了一下午的她。
她看了一下午的书,想了一下午的他。
…………
我是真喜欢这种感觉,嘴角快压不住了。
说实话,我真不觉得萧炀和卿伊瑟感情线有任何问题,在知道转命之术这件事后,回过头再去看前面卿伊瑟和萧炀一年级对彼此的表现,完全合乎情理,简直不能再合理了。
就算当下阅读到的时候觉得有些疑惑,难道就不能允许后面会有这方面的伏笔吗?
就不能带着一点点疑问和期待去看书吗?就没想过这是刻意为之吗?
就直接把这定义为尬,屎盆子扣作者头上吗?
我扣你大……
算了,我忍住。
整个,从校园过渡到组织,在,孟中华小巷里的描写,不知各位看出来我的隐喻没有。
前半段一路泥泞,充满坎坷,正是跟我们国家建国前一样,风雨飘摇。
围墙斑驳,国防空虚,千疮百孔。
藤蔓从墙外延伸,意味其他国家对我们的入侵。
以孟中华为分界点,后半段路面趋于平坦,逐渐整洁光亮,围墙稳固,没有杂物,最终看到了五星红旗。
因为我们打倒了资本,人民开始当家做主。
这也是团子跟孟中华介绍南柯时会说“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侵占和掠夺,只有自由、民主与平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