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人口太少了。我们在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他们想要人口快速增长。”
清清非常认同。大清的人口自从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全面实施后,可谓是快速增长,朝廷实在是负担不起。不过说起来人口,清清立马想起另外一件事情。
“昨儿五弟妹说,要赶紧给小格格准备嫁妆,说现在的京城地皮那是翻倍地猛涨,我估计这都是人口多闹得,可我们也真要给弘晏和小格格准备准备。”
“城西和城东的六条街,六个宅子,都准备好了。”
“不够。还要有庄子,度假小岛,游船、古董珠宝……先按照四个孩子开始准备着,至少也要十二条街,十二处宅子,怎么也要他们将来婚嫁的时候不落人后头。”
“……”
“还有紫檀木料、香料、经年的好布匹、养家银子……我之前一直关注欧洲生意,应该派人去非洲看看。”
眼看媳妇儿恨不得立马派船去非洲的架势,保康试图做最后的挣扎:“……老话儿都说,‘好男不用分家财,好女不穿嫁时衣。’”
清清眉头一皱,听到熄灯的钟声,给他收拾好书本儿放好,躺下来盖好被子,反对的理由张口就来:“说是这么说。他们要有这个本事,那自然是最好。可我们也要给准备着。”
…………
保康目光呆滞地看着梅花窗棱外的月牙儿,感觉自己的心情和这月牙儿一样瘦弱。
保康试图告诉媳妇儿,这样养孩子,他汗阿玛这个皇帝都养不起。
“太子哥哥大婚,汗阿玛补贴的最多,不算庄子铺子,五十万两银子。”
清清在他怀里哈哈哈笑。
“那是以前。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康熙三十年?东城的一个四合院才二百两一个,一口气买十二个才两千两。现在两千两买个破的都买不到。胤禩弟弟要做生意那年还是八百两一个。”
保康“吧唧”一下亲媳妇儿一口。
“有清清小富豪在,爷是不是不要奋斗了?”
清清反应过来,当即笑得打跌。
“要。”
“真要?”
“真要。爷说过清清只负责倾国倾城、出水芙蓉。”
“好吧。待会儿不许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