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买了一些吃食,自己吃不完,送给你。”
说着话,他牵着清清的手走近一些,将几个油纸包包,糖炒栗子、烤白薯、烤鸭、烤串儿……都放到小孩子的家门口不远处的杏树树墩上……
…………
亲眼见到这样的情况,对保康的打击有点儿大,清清也心情略沉重。
那么大的孩子,乖巧懂事,多好,可他不能去进学,最好的出路是去继承他父亲的行当,一生活在阴影里,备受歧视。
生意火爆的回民爆肚店里,两个人找个小包厢坐下来,再看这里面的热气升腾的欢声笑语,窗户外面的人群喧闹、熙熙攘攘,更是特不是滋味儿。
刽子手,执行刑罚的人,一般称呼执行刀刑的人,凌迟、车裂等等更凶的刑罚一般刽子手也做不来。
“杀人不过头点地,看透也就碗大的疤。”刽子手,上古时代就出现的行当,一开始本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个行当,但有这种刑罚,就必须有人去执行,总不能皇帝亲自去砍头?
先是官府点名,让你干你必须得干,总会有人去干。后来,吃不上饭的穷苦孩子为了生计,就去当起来刽子手。虽然是世人眼里损阴德伤寿数的活计,但是收入相对可观,可以养活一家老小。
每砍下一个人头,四两银子的补贴,偶尔还会有外钱,比如有的家属要求留个全尸——看似头和身体分离,但是还连着一层皮。
世人说他们无情残忍,敬而远之。可是他们,同样在衙门办事的侍卫都知道,刽子手内心的无奈和悲伤。
他们和普通人一样敬畏鬼神,他们也想要一生善良单纯顶多杀只鸡,他们甚至在晚年捐出所有身家到善堂,只求一个心安……
先杀猪十五年,做一个好屠夫,再认师父找门路,苦练砍头技艺,才算是出师。
出师后依旧要每天苦练刀工,不断的切冬瓜,冬瓜上面画一条笔直的线条,手起刀落必须砍在线条上,差一丝儿都不行,因为只有这样,被行刑的人才不会痛苦。
可就是这样,世人依旧不认可他们。特别是每年秋天,四九城宣武门这里的大炮一响,就是要处决罪犯——平时还能逛逛街的刽子手们都自觉不上街了。
保康似乎是自言自语。
“地方官府无权直接处死囚犯,而且死刑案件事关重大,人命关天,人犯和案子交到刑部,九卿科道一起细审三次,最终汗阿玛慎之又慎,只有罪大恶极者才朱笔勾决,菜市口斩首示众。
京城的生活离不开刽子手,可人人都觉得刽子手晦气,避之唯恐不及。”
清清赶紧转移话题:“那苏禄群岛,南美洲那里的死刑犯,也送到京城?”
保康笑出来,捏捏她的小鼻子:“当然不是。那么远。爆肚上来了,先吃。”
“嗯。”
两个人话音一落,店小二果然端着盘子上来,瞬间香气蔓延,已经吃素吃了三个月的两个人都口水曼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