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亲王语录一:“做官,该办学就办学,该赈灾就赈灾,该修桥铺路就修桥铺路……但凡大小事都有小吏帮忙,不说识字的人,只要是人就能做的活儿,新时代的大清官员要思考,你们到底金贵在哪里?”
瑞亲王语录二:“以前识字的人太少,科举之人识字,科举之人也勉强算是国家精英。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识字。大清的官员们要思考,全大清人都要思考,大清的官员应该怎么选拔更为合理。”
瑞亲王语录三:“降低官员的待遇,也是给官员减负担。官员不需要承担自身承担不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要做好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做的事情,全大清人,都感谢你们。”
瑞亲王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整整两个月的面试时间里,他每天忙碌十个小时,耐心细致,真正的一视同仁。
共面试六万八千九百五十人,录取五百零三人。
尽管他的时间实在有限,每个人只有三到十分钟的时间,但遇到不适合做官却真有才华的人,还是热心地给出建议。
全大清国亲眼目睹这一切,又是一次心灵的大地震。
所以,出身低到尘埃里,也不怕,他们真有机会爬起来。
所以,遭遇磨难不怕,不会考试不怕,他们总有希望。
关键,被瑞亲王选出来,那不就是瑞亲王的学生?嗷嗷!嗷嗷,不说其他胆小没敢报名的人,就是因为科考放弃面试的人,也都悔恨的嗷嗷叫。
因为大婚之日临近结束面试的瑞亲王哈哈哈笑:“叫唤什么,师祖说我还没出师那,我不收学生。”
“倒是那些不相信这次机会,或者胆小没报名的人,他们在怕什么,‘鞋子’都穿不上了,还怕丢面子?”
皇上听第一句挺满意,他真怕熊儿子收学生任由心意瞎教导,听到第二句不满意了。
皇上手里正在剥开的山竹刷地扔出去,气得来:“‘鞋子’都穿不上,还有条贱命。”
保康接过山竹送一瓣到嘴里,还是不乐意:“面试不上丢点点面子而已,还能要了他们的命?再说了,为了一条贱命苟活,和死亡的区别在哪里?乞丐也要心怀希望,才是真正活着。”
皇上:“……”
皇上表示他不想和“非人儿子”说话,皇上很高兴熊儿子永远不懂那份麻木和沉沦。
“关于官员考核方式,其争议古来就有。当年王安石变法,认为诗赋是无用之物,应该改考经义策论,苏轼反对,就说了一句大实话。”
“‘自文章而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策论均为无用矣。虽知其无用,然自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法取士,不过如此也。’考一个没有做官经验的人策论,这不是‘无用’是什么?”
保康点头:“王安石的本意没错,考诗赋不实际,事实上也是如此。论实际,考策论比考诗词歌赋好一点点。反正不管考核什么,都只是设置一个‘门槛’而已,保康最近研究人类的门槛文化,圈子文化,颇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