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小说网

小宝小说网>歙砚砚台的鉴别与价格 > 第62章 地脉弈晷改历元年(第3页)

第62章 地脉弈晷改历元年(第3页)

女帝突然喷出一口鲜血。血珠悬浮在空中,被无形之力拉成细丝,与钨丝编织成一幅微缩的"璇玑玉衡图"。她强撑着将图案推向浑天仪核心:"九皋。。。。。。击钟!"

陆九皋挥剑斩向最近的青铜编钟。钟声激荡中,血丝图案与螭龙盘完美重合。九条金龙虚影从盘上腾空而起,衔住正在燃烧的长安城投影。磁焰渐渐熄灭,但城中已有三处建筑化为灰烬——正是国师派系大臣的府邸。

"磁暴。。。。。。成了清洗工具?"陆九皋骇然。

女帝却盯着浑天仪上新浮现的文字。这次不是篆书,而是更古老的甲骨文:"乙卯夕,有食日"。她突然明白过来:"这不是预测,是记录!师兄在还原商朝时期的磁极倒转现象!"

机械手指的残骸突然飞向浑天仪。在接触磁场的瞬间,残骸中迸发出最后一段全息影像:国师站在巨大的地动仪前,仪器的八条金龙全部指向北方。"师妹,真正的改历元年应该是。。。。。。"

影像戛然而止。浑天仪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鎏金螭龙一条接一条地脱落。女帝扑上前去,在仪器彻底解体前抢出了核心的钨金圆盘。盘底刻着一行小字:

"太初历误差已累积三十八日七时辰,改历当自天凤三年始。"

"天凤三年。。。。。。"女帝如坠冰窟。那是王莽篡汉时使用的年号,距离现在正好六百六十六年。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师兄莫非在暗示,历代王朝更迭与历法误差存在某种。。。。。。

突然的寂静笼罩地宫。所有磁砂同时落地,水银退回暗河,连壁画都恢复了原状。唯有女帝手中的圆盘仍在发烫,盘面渐渐显出七颗连珠的星象——与《汉书》记载的王莽败亡前的天象完全一致。

"陛下!"陆九皋突然指着盗洞外的天空,"快看北斗!"

女帝抬头,只见秋分晨曦中,北斗七星的勺柄竟诡异地指向南方。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天枢星的位置闪烁着一缕橙光——与浑天仪投射的陌生星宿如出一辙。

"磁极已经开始偏移。。。。。。"女帝握紧圆盘,钨金边缘割破了她的手掌。鲜血渗入盘面刻痕,竟使"天凤三年"的字样变成了"改历元年"。

陆九皋突然跪下:"请陛下速回长安!若磁暴真能烧毁建筑,恐怕宫中。。。。。。"

女帝却凝视着圆盘上新浮现的图案。那是用她的血显现的——传国玉玺真正的底部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在八字篆文周围,密密麻麻刻满了微缩的巴比伦星象符号。

"不,我们先去一个地方。"女帝扯下袖口包扎手掌,"去太史令的灵台。如果朕没猜错,那里应该藏着。。。。。。"

她的话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钟声打断。钟声来自地面,却带着诡异的金属质感。女帝与陆九皋对视一眼,同时变色——这是大明宫警钟的声音,但按现行历法,此刻还未到晨钟报时的时辰。

"时间。。。。。。真的开始错乱了。"女帝攥紧圆盘,鎏金步摇的残片在她掌心折射出七彩光斑,"传令下去,即刻启用改历元年年号。另外。。。。。。"她顿了顿,声音忽然变得极其疲惫,"查一查国师生前最后接触的是哪些寒门学子。"

当二人冲出盗洞时,东方的朝阳竟呈现出诡异的青铜色。女帝回头最后望了一眼正在坍塌的地宫入口,恍惚间又看见少年时的师兄在向她招手:"师妹,你可知《尧典》为何要说敬授人时?因为时间才是真正的。。。。。。"

风沙淹没了幻影。女帝转身走向龙辇,衣袖中的钨金圆盘烫得像块火炭。在她看不见的角度,盘底的"改历元年"四字正慢慢渗出一丝血痕,宛如初生的朝霞。

##《改历元年》(下)

太史令灵台的青铜门在女帝面前缓缓开启,一股混合着钨粉和檀香的气味扑面而来。陆九皋抢先一步踏入,手中火把突然诡异地扭曲,火焰拉长成一条青紫色的细线,直指室内中央的浑天仪模型。

"果然在这里。。。。。。"女帝的指尖抚过门框上几乎不可见的刮痕。这是她和师兄少年时约定的暗号——三道平行线代表"紧急",一道弧线指向方位。眼前这道被新近加深的弧线,正指向灵台地下密室的方向。

陆九皋突然闷哼一声。他腰间佩剑正在鞘中剧烈震颤,剑柄镶嵌的磁石发出刺眼的蓝光。"陛下,地磁异常!"

女帝袖中的钨金圆盘突然变得滚烫。她疾步走向浑天仪,发现模型上的北斗七星方位与窗外真实的星空完全相反。更惊人的是,模型中央的晷针竟是用她的鎏金步摇残片临时拼凑而成。

"有人来过。"女帝蹲下身,从晷针底部抽出一根几乎透明的钨丝。丝线末端系着微小的水晶薄片,在火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斑——与国师机械手指内的晶体完全一致。

陆九皋突然剑指西南角:"有动静!"

阴影中传来书本翻页的沙沙声。女帝抬手制止了侍卫的动作,缓步走向声源。在堆满《石氏星经》竹简的案几后,她发现了一个正在自动翻动的青铜卷轴。卷轴表面刻满楔形文字,而驱动它的竟是几只沾着钨粉的机械蚂蚁。

"巴比伦的《吉加美斯史诗》。。。。。。"女帝瞳孔微缩。卷轴展开到第七块泥板的位置时,机械蚂蚁突然同时爆裂,喷出的钨粉在空中组成苏美尔人描绘的"天命星图"。图中"恩利尔"神手指的方向,恰好对应灵台地下密室的入口。

一阵刺耳的齿轮咬合声从脚下传来。女帝猛然回头,浑天仪模型正在解体,露出底部暗藏的青铜管道。管道内壁布满细密的螺纹,像是某种巨型发条的组成部分。

"九皋,守住门口。"女帝扯下腰间玉带,将钨金圆盘嵌进管道口的凹槽。随着一声机关响动,地面突然下陷,露出一段螺旋阶梯。阶梯扶手上刻着的不是常见的云纹,而是精确到分度的赤道坐标。

地下的寒气裹挟着金属腥味涌上来。女帝踏下第一步时,靴底传来诡异的黏滞感——台阶表面涂满了掺钨粉的鲸油,这是古代保存精密仪器常用的防腐措施。随着她逐渐深入,墙壁上开始浮现出荧光星图,所用颜料竟是研磨成粉的夜明珠。

阶梯尽头是一间圆形石室。正中央矗立着女帝从未见过的仪器:九层青铜圆环嵌套组成的天球模型,每层环上都刻着不同文明的星象符号。最外层是中国的二十八宿,往里依次是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印度的纳akshatra、埃及的旬星。。。。。。而在最内层,悬浮着一颗用钨金与磁石制成的微型地球,此刻正在疯狂自转。

"《周髀算经》记载的七衡六间图。。。。。。"女帝的声音在石室中回荡,"但师兄改造过。"

她注意到仪器基座上刻着一行小字:"太初历误差=磁偏角x岁差章动"。公式下方是用朱砂画的箭头,指向天球模型某处。女帝顺着方向看去,在印度星象层与埃及星象层的夹缝中,发现了一片薄如蝉翼的水晶片。

水晶片在触碰的瞬间激活了全息影像。国师的虚影出现在天球中央,机械化的半边脸映着星芒:"师妹,当你看到这段记录时,磁极倒转应该已经开始。"他的影像随着地球模型的旋转时隐时现,"历代帝王都害怕天象异常,却不知这正是大地自我调节的机制。"

女帝伸手触碰影像,手指却穿过了虚影。国师继续道:"我在敦煌藏经洞发现了张衡《灵宪》的残卷,里面记载地磁每六百六十六年会有一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