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阁老更是魂飞魄散,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出沉闷的响声,连呼:“臣等失察!臣等万死!”
沈知白却不再看他们。她缓缓起身,明黄的龙袍随着她的动作铺展开来,如同旭日初升,光华万丈。她走到窗边,推开沉重的雕花木窗。清晨的风带着凉意涌入,吹拂起她鬓边几缕乌,也吹散了殿内浓郁的沉水香。她望向东南方,那是泉州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与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波涛诡谲的海域之上。
“失察?”她唇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弧度里没有丝毫笑意,只有掌控生杀予夺的绝对自信和洞悉一切的智慧锋芒。“朕给你们机会将功补过。传朕口谕——”
她微微停顿,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那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话语。
“命刑部侍郎裴砚之,持朕龙鳞剑,总揽扬州盐案及关联私运,凡涉事官吏商贾,无论品阶勋贵,准其先斩后奏!”(龙鳞剑:象征至高司法权,先斩后奏之权)
“命海舶使林墨棠,即刻封锁泉州港内外三十里海域,许进不许出!所有商船货物,由海舶司会同羽林卫彻查!凡抗拒、隐匿、毁证者,以谋逆论处!”
“命……”她的目光扫过地上颤抖的三人,声音如同冰面下的暗流,带着致命的寒意,“杨卿、王卿(工部)、李卿(户部),即刻拟旨,着令两淮、苏杭、闽浙三地布政使,开官仓,平抑丝价,赈济因海难受损商贾船工家眷。所需钱粮,从你们三人的府库里,先挪出来垫上。若有半分差池,延误了时辰,或是短了一分一毫……”沈知白微微侧,丹蔻指尖轻轻划过窗棂上精雕的龙纹,留下一点刺目的猩红,“朕就用你们的项上人头,来填这个窟窿。”
字字如刀,句句见血!恩威并施,雷霆手段!
三位阁老如蒙大赦,又惊骇欲绝,连连叩:“臣等领旨!臣等万死不敢有误!”
沈知白不再理会他们,目光重新投向东南方翻涌的云层。阳光刺破云隙,落在她如玉的侧脸上,一半沐浴在金光里,神圣威严;一半隐在窗棂的阴影中,深沉莫测。她指尖那点朱红,在阳光下如同燃烧的火焰。
“三日后,朕亲临泉州港。”她轻声自语,声音消散在风中,却带着千钧的重量。“看看这网里,究竟兜住了多少魑魅魍魉。”
她身后,殿角那座巨大的铜鹤香炉,炉腹中似乎有机关被无声触。一缕比之前更加凝练、更加深沉的青烟袅袅升起,不再散乱,而是在空中顽强地、清晰地凝聚成三艘乘风破浪的巨舰轮廓,舰昂然,直指东南!那烟舰栩栩如生,仿佛承载着女帝的无上意志,破开无形的阻碍,驶向风暴的中心。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扬州通往望海驿的官道上。
裴砚之捏着那枚藏着密信的玉佩,眼神锐利如鹰隼,锁定了领头商人眼中一闪而逝的绝望和疯狂。
泉州港外,“破浪号”上。
林墨棠手中的令旗狠狠挥下,指向港外一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海域。数艘悬挂着可疑旗帜、试图趁乱强行突破封锁线的大船,正鼓满风帆,如同扑火的飞蛾,一头撞向海舶司快艇组成的钢铁防线!炮窗已然开启,黑黢黢的炮口闪烁着死亡的寒光。
而在更深、更暗的地方,贴着盐引的木箱在隐秘的暗道中疯狂转运,箱底桑皮纸上那用朱砂批注的“死亡航线”,在搬运者慌乱急促的脚步带起的微风中,仿佛正无声地流淌着血光。
风暴,已至!女帝沈知白,正立于风暴之眼,以天下为棋盘,以人心为棋子,丹蔻轻点,落子无悔!她的魅力,不在于倾国倾城的容颜,而在于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算无遗策、杀伐决断,将帝国命运牢牢掌控于纤纤素手之间的——无上帝王心术!
丹砂点海图,朱笔定乾坤
泉州港的晨曦撕裂了昨夜风暴的余威,金光泼洒在残破的码头、断裂的桅杆和忙碌如蚁群的人群上。咸腥的海风裹挟着焦木、海藻和浓烈的桐油气味扑面而来。巨大的“破浪号”如同伤痕累累却依旧威严的海兽,缓缓驶入主港,船犁开漂浮的碎木和污物,稳稳停靠在临时加固的栈桥旁。
栈桥上,羽林卫玄甲森然,列队如林。当那道明黄的身影出现在船舷时,整个港口瞬间陷入了奇异的寂静。搬运木料的民夫停下了沉重的脚步,修补渔网的妇人忘记了梭子,连喧嚣的海浪都仿佛屏住了呼吸。
沈知白踏上了栈桥。她没有乘坐御辇,只是沿着被海水冲刷得湿漉漉、布满深浅裂纹的木板,一步步向前走去。海风猎猎,吹动她明黄龙袍的下摆,勾勒出挺拔而略显纤细的身形。阳光落在她素净的脸上,未施脂粉,却比任何华饰都更显威仪。那双清冽的眼眸扫过满目疮痍的港口、疲惫却目光灼灼的士兵、衣衫褴褛眼神茫然的灾民,最终定格在快步迎来的林墨棠和裴砚之身上。
“臣林墨棠(裴砚之),叩见陛下!”两人同时单膝跪地,甲胄与佩剑碰撞,出铿锵之声。林墨棠的深青海舶司官服下摆沾着海水的盐霜和暗红的血渍,裴砚之的玄铁轻甲上则带着一路风尘和扬州城外的泥点。
沈知白虚抬了一下手:“免礼。伤亡如何?损失几何?贼可有眉目?”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风声浪声,字字切中要害。
林墨棠起身,语快而清晰:“回陛下,三艘生丝船,‘锦云’、‘织霞’、‘流苏’确认沉没于鬼牙礁,生丝尽毁,水手、商贾共计四百八十七人,仅救回重伤者二十九人。贼船狡诈,趁乱撞沉我方两艘快艇,亡七人,伤二十三人。昨夜海战,击沉可疑大船两艘,俘获一艘,船上私盐近万石!贼…狡猾,旗舰自爆,未能生擒,但缴获的私盐麻袋上,均有‘景安斋’标记!”她双手奉上一个湿漉漉的锦囊和一块刻着“景”字的粗糙木牌。
裴砚之紧接着开口,声音沉冷如铁:“扬州盐仓亏空,私盐掺砖,坐实无疑。盐引账簿、路引、海舶司密探银鳞镖标记,皆指向泉州港景安斋及背后主使——扬州巨富,兼挂名海舶司‘勘合’(贸易许可证)的盐枭,景泰!其据点‘景安斋’,明为书画古董行,暗为私盐、赃物转运中枢。臣已命人星夜兼程,封锁扬州景府及所有关联商号、码头!”
沈知白接过那冰冷的锦囊和木牌,指尖在“景”字粗糙的刻痕上摩挲了一下。她没有震怒,只是那清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冰锥,刺向远方海天相接处翻滚的乌云。
“好一个‘景安’。”她轻轻吐出四个字,寒意彻骨。随即,她抬步,径直走向港口最高处那片被炮火熏黑了一半的望楼。“带路,看看朕的泉州港,被蛀虫啃噬成了何等模样。”
---
望楼之上,海风更烈,视野豁然开朗。残破的码头、倾覆的船只、堆积如山的救援物资、远处海面上还在打捞残骸的小舟……如同一幅惨烈而宏大的画卷铺陈在脚下。
沈知白凭栏而立,龙袍在风中翻卷。她的身后,林墨棠、裴砚之、泉州知府张承业(一个脸色惨白、官帽都有些歪斜的中年人),以及匆匆赶来的户部、工部随行官员,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张知府,”沈知白没有回头,声音被海风送得很远,“泉州港年吞吐量几何?市舶司岁入多少?此番损失,折银多少?灾民安置,需粮几何?”
张承业腿一软,差点跪下,声音带着哭腔:“陛、陛下…泉州港乃东南第一巨港,年吞吐…近万艘大船,市舶司岁入…岁入…去岁是一百八十万两白银…此番…三船生丝乃苏杭顶级贡品,价值…恐逾五十万两!还有船资、人命、港口损毁…臣、臣惶恐,尚在核算…灾民…灾民连同水手家眷,已有近两千人涌入城外粥棚,每日耗费米粮…”
“五十万两?”沈知白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冰刀刮过,“仅仅三船生丝?那被蛀虫们偷运出去的私盐、夹带的私货、贪墨的税款,又当几何?!张承业,你这顶乌纱帽,连同你的脑袋,够填这窟窿的几成?!”
“陛下饶命!臣失察!臣万死!”张承业扑通跪倒,涕泪横流,额头重重磕在粗糙的木板上,瞬间见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