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受岁月侵蚀。
这些古董要是一直放在里面,放多久,就空白多久。
按理来说放个十年二十年的应该没有什么影响,毕竟这些古董,几百年都过去了,这小小的几十年空白期又有什么问题。
但毕竟上辈子古董被人吹得玄而又玄,鉴赏古董甚至都上了高科技。
梁大刚又不懂这些,他也担心自己手里的文物要是集体缺失年份。
保不齐就被某个高手,或者某个检测机器,检出问题来。
与其去赌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如谨慎点,总没有大错。
不过这地窖也就一百来平,毕竟是空间有限,梁大刚系统空间中堆积的古董可不少,要是全拿出来封箱保存,根本放不下。
所以他放在地窖里面的,都是些他自认为值钱的。
像是瓷器,他放的就是些底部带底款的,印象中,大部分有底款的是官窑,比较值钱。
梁大刚这里各个朝代的加起来大概有个百来件,放到外面刚好好合适。
至于说,这些东西的真假,倒也不必太担心。
虽说他自己分辨不出,可想来,应该没有多少假货。
毕竟这些都是老京爷们,老八旗们,藏在夹缝墙里的物件。
像什么琉璃厂出的仿品,跟他们可放不到一堆去。
至于字画和玉石这些,不占地方,需要的盒子也小,他基本上全都拿出来摆在了架子上。
如今空间内剩下的都是些没有底款的民窑,以及一些古家具。
这些东西想摆也没地方摆,干脆就还放空间里待着吧。
仗着夜视能力,梁大刚闲庭信步的穿梭在大小不一的古董箱之间,没几步,便停在了其中一个还算空的架子旁。
将刚才丁秋楠交给他的小册子拿在手中翻阅了一下。
看着这段时间,强子新收集来的各种邮票,梁大刚满脸喜气。
这些年,强子可是一直没有闲着,梁大刚除了给其安排了个轧钢厂的清闲工作,让其跟家里好交差。
剩下的时间,他让强子没事儿就去多收集各种邮票。
现如今集邮热还没有发起。
喜欢邮票的人,也只是单纯喜欢。
强子没事儿干就总在邮局附近溜达,看谁喜欢购买刚发行的新邮票,就去跟谁打交道。
像这种喜欢收集邮票的人,手里大多都有不少老邮票。
强子以同样的爱好者身份跟他们混熟,自然就可以提出欣赏一下收藏。
然后在表现出喜欢,再提出高价购买,这也就水到渠成了。
虽说这些人是喜欢邮票的,但毕竟这东西现在不值钱,只是个不被家人理解的爱好。
谁要出个三块五块来买,那他们纵然舍不得,可又哪有不买的道理。
于是乎,这些老邮票便落到了强子手里。
还有一些人,常有写信的需要,这年头的信件也大多都会留着。
强子就跟他们收那些,已经用过的邮票。
他们留信,可没必要留着信上的邮票,强子愿意要,他们自然就愿意卖。
几分几毛的,能挣一点是一点。
虽说这些人手里的邮票品相比新邮票差很多,但胜在数量大,种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