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宣布接下来每年,母公司将为中泰汽车注入300亿的研发预算,成立‘中泰汽车研究院’面向全球高薪招聘汽车行业的研发工程师。
其中涉及汽车外观、内饰、电动发动机、三电系统、车载系统、辅助驾驶等各项功能的研发。
一听到300亿这个研发经费数目,殷建仁和几个中泰的老技术顾问都乐疯了!
这可真是给中泰请来了一位财神爷,烧起钱来连眉头都不眨一下。
就连殷建仁都被陈峰给出的这个大手笔给吓到了,私下问道:“陈董,这研发经费会不会太多了?”
陈峰见状微微一笑:“一点都不多!我对中泰汽车的未来品牌定义,要涉及低、中、高端三条路线一起跑步发展的!甚至将来超跑、顶级行政轿车都要自主生产出来!”
“研发方面不使劲砸钱,怎么让消费者为新车买单?”
“指望着再靠山寨别的车企的车型吃饭?”
此话一出,殷建仁和几个技术顾问都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过去国产车销量起不来,只能靠仿造成熟的合资车型是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在研发经费上太‘穷’!
而且在燃油车方面,有些造车技术牵扯到非常多的国际专利,不是花钱就能轻松拿到授权的。
一直到疫情过后,国产汽车销量正式抬头,像bYd这样的国产龙头每年投入研发费用都不低于500亿规模。
而陈峰现在已经提前拿下了bYd和宁得时代的电池生产标准,不用在动力电池方面继续让中泰投入,能节省一部分资金。
300亿的每年研发经费,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甚至还有溢出的!
当然,除了研发费用之外。
针对中泰汽车现有的全国7大生产基地,陈峰也是大手笔一挥,签了500亿的升级改造投入。
因为过去中泰走的是传统燃油车路线,EV电车和混动车型只是略有涉足。
想要赶上下一波新能源汽车红利,必须花重金投入重新修炼‘内功’。
什么全自动化生产线搭配高端工业机器人,砸钱去搞特斯拉超级工厂那一套,几乎成了未来国产车企巨头的标配。
现有中泰的底子在陈峰看来还是太差了一点。
除了7大生产基地硬件设施要升级,各地的4S门店的经营权也要收回重新选址涉及重建。
除此之外,员工方面也要进一步大规模扩招。
就现在2000多号人能干啥?
前世的bYd这种月销50万台的车企巨头,在全球一共拥有16个整车车企,员工数目逼近超百万规模,光研发人员就超13万人!
如此零零总总计算下来,陈峰一共给殷建仁批了1000亿人民币的‘浴火重生’资金。
当然,有母公司派驻进来的财务、法务、人事、行政监管等运营团队,陈峰也不怕这笔钱被底下的人贪腐掉。
整个中泰的管理层都换上鼎峰投资培育出的嫡系人员,只要殷建仁稍微有点脑子都不会乱动这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