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车队,终于成为承载了天风百姓无数希望的车队。
马车里,姬若紫,云霓,乐清音和风娘子四个女人坐在一起,天已入冬,天气渐渐转得寒冷,芳心也随着那远在天边的人儿起落不定,惟有那车厢内的小暖炉放出点点温暖,如那一缕希望,暖住人心。外面的如画江山,给不了女人渴望的家庭温暖,惟有在外征战的勇士,才是她们最后的依靠,而如今,为了自己的男人,她们不得不亲自出马。
看着其余三女略带紧张的模样,姬若紫笑道:“圣威尔离此一路迢迢,没有十几二十余日绝难到达,你们三个现在就发愁紧张,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三女同时脸红,姬若紫道:“记住,要笑。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笑。把所有的烦恼,忧愁和不自信都放到心底里去,对你们自己要有信心,也要对姐姐我有信心。外交谈判,就如同战场,你若胆怯了,就会被对手趁虚而入。你们要明白一点,我们这次不是去求他们的,而是去施舍他们的,是在给对手指点一条发财的明路,他们若不同意,那是他们愚蠢。我们不但不能自己害怕,还要让对手害怕我们,惟如此,方可对其穷追猛打,方可对其乘胜追击,哪怕此时的我们,处于被动的位置上,也要将自己放于主动的心态上。这一点,是关乎到我们此行成败的关键。无论水清还是我,我们都是这样的人,绝不会因为身处逆境,就放弃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是!”三女同声答应。
“既然如此,你们还不让那浑小子给我滚出来?真当我不知道你们在暗地里还夹带了什么私货不成?”
三个女人同时一呆,马车的车帘掀开,露出诡八尺精灵古怪的笑脸:“还是姬姐姐厉害,一下就猜出我也来了。”
姬若紫冷哼:“出城的时候没见你捣蛋,就知道你肯定有古怪。你若不跟来,你也就不是诡八尺了,你个小混蛋,老实地给我坐下,敢闯祸,我就扒了你的皮!”
“是!”
诡八尺跳进车厢,老老实实地坐下,惟有一对灵活的眼珠转个不停,肩头上还停着当初无双从丛林中救出的小猴子,吱吱地叫了几声,然后钻进了诡八尺的怀中。
“扑哧”一声,四个女人同时笑了出来,巨大压力带来的凝重气氛,在这刻终于因这两个小猴崽子而冲淡得无影无踪。
第二十二章第二次围剿
11月4日,浅水清果断出兵,在惊虹人的第二次围剿发起之前先对其先发动了一场来势汹汹的反冲击波。
这一次,他一反在止水的凶狠作风,血腥手段,挂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看得所有人都迷惑不解。浅水清摇身一变,从屠夫变成了侠客,从侵略军变成了义盗,仿佛放下屠刀,便已立地成佛。
不过没有人相信浅水清真得会如此好心。大部分人都认为,身为孤旅异境作战,最怕的就是全民皆兵式的大围剿。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平民,每一个百姓,都可能成为敌人的探子,在有组织的情况下甚至能成为反抗自己的战士义军。浅水清劫掠府库富商,分发民财的做法,其目的就是结好百姓,避免与当地民众结怨,将战争控制在与惊虹官方的范围之中。很显然,他是吸取了大梁城的教训,如有必要,他或许还会鼓动当地百姓追随他。
对此,孤正帆耻笑道:“浅水清为了交好百姓,市惠于民,干起了劫富济贫的勾当。只可惜,他不是惊虹人,无论他怎样做,都改变不了其入侵者的形象。当地民众不会因为受了他些许好处就支持他,试图拉拢惊虹百姓之举,图劳无功。我到是不介意他多干几次这样的事,国内有些大商大豪坐拥万贯而鱼肉百姓,有浅水清在,到是可以帮我们清理一下门户。浅水清以为用一点盈头小利就可让民众忘记国仇家恨,实实是太可笑也太天真了。也罢,先让他折腾几天,他这么做,我反而可以放心许多。”
一支军队在进入他国境内后,最容易产生的后果就是由于其横冲直撞一路杀伐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破坏。但是这一次,铁血镇一反常态,对自己控制下的任何地区都不采取毁坏性措施,终于使惊虹国内众官员放下心来。战争带来的伤害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曾经有很多人曾一度为此担心,怕浅水清再祭血香,有一个杀一个,誓要在死前把本捞回来。
谁能想到浅水清却突然天良发现呢?
因此也有人认为,浅水清此举是在宽慰惊虹官员高层之心,看来是在为他日投降做准备。
对此,梁丘旭则表态:“浅水清若肯放下武器立刻投降,朕愿不计前嫌,封他做征东大将军,地位仅在孤爱卿之下。”
浅水清的回应是:于当日连下惊虹五城,尽屠当地官员,再劫富商,分发财富。
看起来,他试图与民交好,却对惊虹官方没有任何友善的举动。
惊虹人被狠狠地扇了一巴掌,第二次围剿的调兵征粮工作也越发进行得如火如荼。
此时,浅水清的攻击线路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了。抛开其背后隐藏的政治目的不谈,仅从军事角度来理解这次作战,它也是相当成功的。
由于平阳大战惊虹方面损失了八万士兵,致使惊虹各地城府军暂时只能守住大城,但对各地方县镇没有守卫能力,因此浅水清一不做二不休,将整个铁血镇两万两千名战士分成八队,其中七队每三千名战士负责一路,浅水清自带一千人负责一路。分别朝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进发。他们一路不攻大城,却专门走乡村僻野,凡是有乡村农庄之处就一路侵掠过去。每一路又分成十个小队,根据各地兵力布置进行针对性安排。十个小队,每队三百人左右,或一队一地,或两到三队一地,对当地的农庄一个也不放过,全部进行资源的重整分配,同时也为自己尽可能捞取大量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