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英赶紧摆上香案,拿出金钱,排了一卦,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高兰英说:“将军你得赶紧行动!土行孙往夹龙山去取指地成钢的法术了,取来就能破你的地行术啦!可不能耽误!”
张奎大吃一惊,急忙收拾东西,穿戴整齐,直接就往夹龙山去了。土行孙一天只能走一千里;张奎一天能走一千五百里;所以张奎先到了夹龙山,在一个山崖边藏起来,等着土行孙。
等了一天,土行孙来到了猛兽崖,远远地望见了飞云洞,心里可高兴了:“今天又回到老地方啦!”
他哪里知道张奎早就埋伏在山崖旁边,侧身躲着,拎着刀,就等他过来。土行孙根本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还只顾着往前走。
这也是命中注定,眼看着土行孙走到面前了,张奎大叫一声:“土行孙,别跑!”
土行孙一抬头,刀已经落下来了,可怜啊,被砍了个连肩带背。张奎割下了他的首级,直接回渑池县去把首级挂起来示众了。
后人有诗感叹土行孙归顺了周朝,还没受到封官的奖赏,就可怜巴巴地死在了这儿,有诗为证:
想当初在西岐归顺的时候,他辅佐君主督运粮草,从来没误过期限。进关盗宝的时候,功劳那是最大的,劫寨偷营的本事那也是世间少见。他的名声在诸侯中传播,大家都啧啧称赞,可现在却只能空留遗憾。在夹龙山下丢了性命,也算回归本原了。
话说张奎没过几天就回到了渑池县,夫妻二人一见面,张奎就把杀死土行孙的事儿说了一遍,夫妻二人可高兴了,马上把土行孙的首级挂在城上示众。
只见周营中的探马看到渑池县城里挂出了首级,走近一看,原来是土行孙的首级,急忙跑回中军报告:“启禀元帅:渑池县城上挂出了土行孙的首级,不知道咋回事儿,请元帅下令定夺。”
姜子牙说:“他往夹龙山去了,不在行营,也没出阵打仗,怎么就被害了呢?”
姜子牙掐指一算,一拍桌子,大声喊道:“土行孙死得太冤枉了,这是我的过错呀!”姜子牙心里特别难过。
没想到帐后邓婵玉听到了,知道丈夫已经死了,哭着跑到帐里来:“我要为我丈夫报仇!”
姜子牙说:“你再考虑考虑,可别冲动。”
邓婵玉哪里肯听,哭哭啼啼地上了马,来到城下,大喊:“张奎,你出来见我!”
哨马跑到城里报告:“有女将挑战。”
高兰英说:“这个贱人!我正想报她那一石(五光石)的仇呢,今天她可算是该死在这儿了!”
高兰英骑上马,提着刀,先把一个红葫芦拿在手里,放出了四十九根太阳神针,先在城里就放出来了。
邓婵玉只听到马响,两眼就被神针射中,啥都看不清了,高兰英手起一刀,就把她砍下马去。可怜啊!这可真是:
还没在孟津和诸侯们见面呢,今天夫妻二人就都死在渑池了。
话说高兰英先放出太阳神针,射中了邓婵玉的双眼,所以才斩了邓婵玉,然后进城把她的首级也挂起来示众了。
哨马跑回中军,把前面的事儿详细说了一遍。姜子牙心里特别难过,对众门人说:“现在高兰英有太阳神针,射中眼睛可不得了,各位将领都要小心防备。”
所以就按兵不动,再想办法拿下这个县城。南宫适说:“就这么一个小县城,现在已经折损了好多大将了,请元帅让人马从四面攻打,肯定能把这县城踏平。”
姜子牙传令,命令:“三军从四面攻打!”于是架起了云梯和火炮,三军大喊着,攻打得可急了。
张奎夫妻二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守城。连着攻打了两天两夜,还是没打下来。
姜子牙心里可恼火了,就命令:“先退回来,再想别的办法;不然光让军士们白白辛苦,也没啥用。”
众将鸣金收军,回到了营里。
且说张奎又写了奏本送往朝歌城。派去的差官渡过了黄河,往前到了孟津,那儿有四百镇诸侯驻扎着人马。
差官小心翼翼,一路上没出啥事儿,到了馆驿里,歇了一晚上。第二天,把奏本送到了文书房。
那天看奏本的是微子。微子接过奏本看了,急忙进了内庭,就看见纣王在鹿台上吃喝玩乐呢。
微子到台下等着纣王下旨,纣王把他宣上了鹿台,微子行了礼,称了臣,纣王说:“皇伯你有啥奏章呀?”
微子说:“武王的军队已经进了五关,到了渑池县,我们损兵折将的,根本撑不住了,现在可危险了。请陛下赶紧发兵救援,早点来协守。不然的话,我就只有一死,来报答君主的恩情了。
何况这个县离都城也就四五百里远,陛下还在这台上吃喝玩乐呢,一点都不把社稷当回事儿。孟津现在有南方、北方四百诸侯驻扎着军队,等着西伯侯一起到商郊呢,这事儿可太紧急了。